首页 > 跨考考研这个机构怎么样 > 毕业一年,一名城乡规划生的12个思考(上)万字总结(毕业一年的毕业生叫什么)

毕业一年,一名城乡规划生的12个思考(上)万字总结(毕业一年的毕业生叫什么)

2024-04-25 作者:gong2022




文章、三炮叁
文章思维框架

【壹】
一年的时间,说快也不慢,正如庄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自去年6月5日离校至今,已过去1年又余,回过头来翻看定格在那时的记忆,正如班级毕业mv结尾字幕写的那样——昨日的青空,随少年挥手消失在人海之中。毕业后,我直接参加了工作,专业对口,来到了一座新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父亲命令式的要求我不准出省,我也试图反抗,但还是选择留在了本省,在离家几小时车程外的一个三线小城工作。
毕业时满腔热血,也曾有对北上广的憧憬,但深知自己是个慢性子,可能适应不了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加之同学们大多没有远游,所以骨子里那种反叛的特性最终拜倒在了理性之下。不过那丝热血的火种尚存,暂时被雪藏在了内心的某处。
虽然只有几小时车程,但我几乎很少回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一般都会留在本市,偶尔跑去省会呼朋唤友,在法定的节假日中,除春节外的其它节日我一概不会回去,甚至春节也不大情愿。
毕竟人长大后,就算不情愿,各种烦恼也会接二连三地向你走来,活在乡下,人性的善与恶每天都会上演。而那部分恶,恰恰是我最不愿意看到且难以接受的,我试图通过这种幼稚的方式回避和对抗周遭的世俗。
奈何这七尺之躯也得食人间烟火,还是少了社会的锤炼和生活的洗礼,或许等若干年过后,可能就不会再有这般想法了吧,甚至还觉得十分可笑。
从毕业到求职,经历了第一次通宵,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也遭受了一次重大的人际事故,还有一位至亲的离世。生活上一人独居,重拾做菜煮饭艺能。情感上经历了三次相亲,以及两段恋情。学习上参加了两次考试,写作计划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保留的几个兴趣爱好也在继续发展。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是丰富且充实的一年,事情朝着良性的方向前进。虽内心时有不悦,但熬过之后再回首,不禁感慨那也不过如此。哭过笑过之后,我依然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
及时的总结是有必要的,这一向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但总结思考是一件费脑的事,方法是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在一遍遍地解构中重建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好在自己较早地形成了这种意识,阶段性的总结也成为了我写作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贰】
第一个思考——城乡规划是个什么样专业?
本科专业学的是城乡规划,毕业后工作干的也是这个,这就是大家口中的专业对口,但这个专业到底是个啥,我自个都没搞明白。
五年制的学习教育中,前三年差不多就学完了教学大纲中的所有理论和设计课程,接下来的两年以实习为主,但我们学校对于本专业的建设投入力度似乎不够,从大四开始,实习的实习,备考的备考,无所事事的就窝在宿舍做条咸鱼。
我在备考研究生考试之前就在老师的公司实习了大半年,虽然跟着做了点项目,但是并没有接触到实质性的东西,自个也没有花多少心思在专业的学习和钻研上,理论和设计课程都是跟着进度走,好像啥都学了点,但啥都没学明白,最后就稀里糊涂的毕了业。
考研失利后没再二战,便直接参加了工作,刚来单位的第一天就整了个通宵。依稀记得那个清晨,望在窗外刚蒙蒙亮的天,伴着淅淅沥沥的雨滴声,一边默默地抽着烟一边思考以后的人生,内心暗自发问——难道这就是我以后的工作状态吗?
加班在所难免,但不会一直如此。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每个初入职场的个体无疑是一张白纸,我也不例外。在学校我可能是别人的意见领袖,但到了新的环境,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我便成了小白,很多东西都得从零开始。
随着实践的进行,我才慢慢地学到了一点东西,但这只是管中窥豹,于是便有了我的第一个思考——城乡规划是个什么样专业?
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只言片语难以回答,我仅结合自身认知和实践谈点粗略的看法。
城乡规划既是一项公共政策也是一门高等院校的学科,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定义就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以人为本既是出发点也是核心。
从学科划分来说,城乡规划学属于工学门类下的建筑学专业,以前是二级学科,后面升格为一级学科。但是现在整个规划行业处在变革转型期,国家提出构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统筹考虑,进行多规合一。
以上便是关于这个专业的一点基本了解,但是我认为应该从“工科”二字本身出发进行思考。
其中“科”字可以直接理解为“学科”“科目”,同时也有“科学”的意思。既然是是科学,就得用实证来支撑观点,要用科学的数据来量化结论。它和文科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加关心社会和思想,而理工科更关心物质和实体结构。
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去区分专业类别,它放到城乡规划上成立吗?很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相反的。
因为现实要复杂得多,像我们这种按照传统意义划分理工科的学科,需要考虑大量的人文的因素,如果仅按照书本和相关规范计算进行设计,一定满足不了现代化城乡建设的需求。
作为一门带有公共政策属性的专业,大多数时候会由领导意识作为主导,或者说是在贯彻领导们的价值观,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最怕的就是走向一种唯领导马首是瞻的极端,很多情况下我们从业者不太可能从领导那里争得话语权。
同时这也是一门非常注重经验积累的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复合性强且注重实践。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做过的项目类型、大小以及数量等,只有亲身参与实践才可以获得宝贵的直接经验。
这对初入职场的菜鸟们来说并不友好,如果没有老师傅带着上路或经高人指点,势必要啃不少硬骨头。
想要少走弯路,平稳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进而获得快速提升的不二法门就是谦虚地向前辈和同事请教学习,同时注重团队协作与交流。
我虽知晓这些道理,但有时候还是会心生畏惧,碍于脸面等因素不敢吐露自己真实的想法。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单干,自以为是地用蛮劲去钻研但最后却收效甚微,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这样是不可取的。
刚到单位的小半年的我时常加班,这是事实。
虽然在工作之前我已初步了解到这个行业的状态,也做好了心里准备,但等到自己亲身参与实践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便逐渐产生了对这种现象或文化的抵触。
?

【叁】
第二个思考——关于加班的讨论,我们为什么加班?加班的目的是什么?到底该不该加班?
之前在其它文章中曾分析过,个人认为加班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为赶项目进度,担心自己不能达到预期而自觉加班,另一种则是领导的临时突然安排而不得不加班。
这两种属于工作上的加班,大多数情况属于非主观自愿,往往会很累,一般会带来身体上的疲倦和精神上的焦虑,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历。
我把自己为啥总是加班的原因归结为四点,分别是工作流程陌生、工作和娱乐的界线模糊、工作方法有待提升改进、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一)工作流程陌生
因为不熟悉工作流程,会遇到很多问题,碍于脸面不想麻烦别人,自己独自寻找方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最后导致效率低下,项目进度滞后。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个过程,有些东西并不能马上学会和领悟。就像之前院里新来的那位实习生遇到的问题一样,其实很多也是我曾遭遇过的,只要他过来请教,我都很乐意为他解答。
希望未来自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后,能够对年轻的同志耐心一点,多多引导他们,不要忘记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二)工作和娱乐的界线模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学时代上课刷手机看杂志,工作后依然忍不住摸鱼玩手机。如果工作与娱乐不能进行严格的界定或把控,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的时候想着玩,休息的时候越发想玩。
长此以往,碎片化的娱乐消遣将会逐渐侵蚀我们正常的工作时间,我们可能会变得无心工作,从而导致效率低下,项目进度滞后。
现在的我就是这种状态,一开始的时候情况还比较好,奈何忍受不了工作的枯燥和独自加班的寂寞,只能从电子产品中寻求短暂的快乐。
但是网上有另一种论调,就是要边工作边玩,这样才不会很枯燥,能多玩一分钟就算赚到,导致摸鱼哲学盛行。这是一种网络亚文化,还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追捧,当然包括我在内。
关于这点,得一分为二的辨证看待。对于工作效率高或熟练操作的老鸟来说,适当摸鱼确实是工作中的调味剂。
但对于效率低下且啥也不懂的菜鸟们来说,摸鱼不值得提倡,因为它极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消极怠工的借口,不仅会阻碍工作进度,还会因这种及时享乐而导致任务不能完成带来的焦虑,进而感到自责与懊恼。
当别人在摸鱼的时候一定得提高警惕,适当地迎合所在的圈子是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但如果被同化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不利的。
自认为不是一个一心多用的人,但完全杜绝电子产品也不太切实际,毕竟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通过它来联系处理。
后面我应该做的是避免养成一无聊就刷手机的习惯,控制点开的频率,把重心转移到重要的工作上去。
(三)工作方法有待提升改进
学生时代讲究学习方法,工作时候也得讲究工作方法。有效的方法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效益。
而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取舍不当,正如我在个人求职简历中写的自我评价那样:死抠细枝末节,取舍不当。所以我得多多提醒一下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抓住主要矛盾,优先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
好的方法需要向他人借鉴学习,只有通过不断摸索试错,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每个职场菜鸟的第一课。
(四)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现在对于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管理,虽不及学生时那般自律和严格,但一天也没有虚度。给自己制定了计划和目标,尽管不是很完美,但总的来说还可以接受。
之前赶项目的时候,吃完晚饭我一般会直接回宿舍先洗澡,再接着码1个小时左右的字,然后赶过去加班,最后大约在子时才回去休息。?
为了工作,我舍弃了很多的东西,唯独保留了写作这项爱好。如果我停止了创作,就会感到自己的人生没有了意义和继续下去的动力。
时间安排不要求精确到每天每分每秒,但得有一个大概的计划,不然没有目标就会觉得做啥事都没有动力,甚至会感到一片虚无。
既然加班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加班的目的又是什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加班的主要目的还是跟自身利益挂钩,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钱似乎没那么重要,相反只要不加班他就很开心,即使钱不多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就行。
有的人加班可能是在消磨时光,回家觉得一个人无聊,还不如加班打发时间,顺便还可以多赚点钱。而有的人加班似乎在逃避什么,逃避那个熟悉而又烦扰的环境,巧借加班之名推卸或放弃承担原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还有的人加班可能只是装模做样,为了迎合某些恶趣味领导的价值审判,这些人中有的实属无奈,而有的则会借此机会讨好上级,从而获得青睐和博取好感。
不过有一种加班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热爱着那个行业,或执着于某件事,化被动为主动,去完成一个可以在预期内实现的目标。就像我熬夜码字一样,即使很晚但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倦,甚至还会很兴奋,这或许就是热爱的魅力之所在吧。
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包括我在内,对于未来充满了迷茫与未知,在还没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干什么的情况下,领着紧缩的薪水,希望渺茫的职业上升通道,目的不明的加班只会徒增精神包袱。
不甘心的人,还要给自己贴上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业标签,以此来欺骗自己并满足那份自私的虚荣心。
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加班?
首先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加班不可避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存在,只是频率的区分。而该不该加班,得分情况讨论。
如果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它看上去不正义,还不合理,甚至有点荒谬和不可理喻,那么就得抵制。比如当天晚上发布任务,次日就直接出成果,像这种情况大家或多或少也遭遇过。
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拒绝了吗?反正我没有做到,即使在思想上偏左,但实际行动却偏右。如果非要完成,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得加钱!钱到位一切的不合理都可以变得合理。这种情况虽然时有发生,但只是暂时的。
如果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正义且合理的,别说加班,就算通宵也心甘情愿。比如参加某个竞赛的投标方案,或者完成某个惠及民生百姓的项目等,这样的工作为加班赋予了信仰,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
但是这种情况也很少,大多数时候我们做着普通重复度高的工作,这些工作不能说它不正义,至少是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
五一劳动节最后一天加班做展板的经历,就让我收获了这种感受。和同事还有领导一起,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领导把握方向,我们负责落实细节,最后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了任务。
这种团队协作的感觉不言而喻,虽然也是加班的,过程也充满坎坷,但不会感到很疲惫,因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种众人一起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感受非常美妙,不仅加强了团队之间的协作,还树立并巩固了集体意识,尤其是看到自己的成果变成实物公之于众后,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我们做某件事情需要有个目的,同时也需要成就感。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如果总是收不到积极有效的正反馈,整个人便会陷入自我怀疑与自责的认知中,从而产生消极与焦虑的情绪,进而怠工。

?
【肆】
第三个思考——如何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在这一年不到的实践中,我对待自己这个专业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从一开始的“说不上喜欢,但不排斥”到“不够热爱,但有一点喜欢”。
很多时候工作内容枯燥且重复,我们应该找到自己喜欢的点,这样才会获得成就感,进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完成。比如在做项目的时候我喜欢和他人交流建立联系,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还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人,和更多新奇的领域。有政府部门的领导,也有企业的老板,还有相关软件的操作和无人机的使用等。
一年多以来,让我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在校时的课程设计和实际工作相比,简直就是两种不同的环境,有很大的区别。
以前做课设,一来对自己没有严格要求,二来老师的下意识放水,导致对很多东西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表面,五年过后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了,但似乎啥都没学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但是实际工作却不一样,大到每个项目的计划安排,小到每个命令的操作执行,都会有理有据,也更加的务实和规范。不过人都是有惰性的,大多数人对于事物的看法,习惯倾向于表面,因为那样不用太费脑子,稍微深挖便会犯难。
但是一旦我们打破思维的惰性,去发掘知识背后的真相,那种豁然开朗般的喜悦感,也是一种成就感。
总之,那些书写在教材上的理论如果不联系实践,永远都是纸上谈兵。同时实践也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关于这点,马列毛诚不欺我!
此外,还有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树立集体意识,在这个过程种也会产生成就感。因为在相互合作中,我们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获得了别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情谊。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加班这种情况感到很困惑,尤其到了加班的时候这种情绪就会变得更加强烈。究其原因,很大一个因素可能是我没有找到成就感。换言之,就是没有收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早些日子晚上加班 领导做展板,这次反倒没有了很强的抵触情绪,尽管还是有点不太情愿,但听说是为了乡村振兴的事业,给即将来考察的省长做汇报,我便欣然接受了这次加班。
后来看到了这次关于省长下乡考察的新闻,虽然只停留了短短的几秒,但看到自己的成果出现了镜头中,顿时觉得之前的加班也算值了,同事内心升腾起了满满的成就感。
我认为获得有效反馈的方法,就是进行恰当的输出。可以和别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工作感受,别以是同事也可以是朋友、亲人、恋人等,总之就是你的倾诉对象。
也可以把这些想法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做经验分享,像我现在一样。多和这个社会接轨,和他人建立起联系,成就感总会有的。
?

【伍】
第四个思考——工作中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
依然记得,刚来的时候,我们这几个新人第一次被领导叫过去,大家相互作介绍。其中有位领导建言,他希望我们尽快熟悉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整个城市的基本情况,同时找准自己在工作中的定位。
在旁人看来,我专业对口,坐办公室,单位体面,画着他们看不懂的设计图纸,似乎很高大上,其实不然。
和楼下水果店老板娘交谈,她家店每天差不多要到凌晨才打样,早上六七点就开张。有时候我12点多下楼买东西,还能看见她和老板两个人在清理收拾货物。她觉得像我这种稳定体面的工作,让她很是羡慕。
其实这是围城内外的区别,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但不知,我们一旦离开原有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可能会更加的不适,这时反而会怀念以前的事物。
据了解,当时我之所以被招进院里,最深得领导们关注的便是文字编辑这项能力。但时至今日,我的这项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反而给我招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发现周围同事,他们有的擅长口头表达,的有擅长软件操作,还有的擅长手绘表现,有的精于某类项目,有的则是万金油,什么项目都能揽活。
反观自己,却迟迟没找到定位,画图速度赶不上别人,口头表达也平平无奇,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就写点干巴巴的文字,但并没有凸显出来。
不过转念一想,普普通通做个绘图佬也无关紧要。在这个毕业生满大街都是的时代,确实不缺绘图员,你不入围墙总有人会来,毕竟韭菜年年有,割了一茬又一茬。
目前的自己还处在一个选择和不断试错的阶段,正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到底能做什么,所以对于工作总是三心二意,更不用说找准自己的定位。
其实我对于软件的操作这块还是比较感兴趣,但是什么软件都想学一下,却没有一项精通,同时也觉得这项曾经让我引以为傲的汇报能力似乎被雪藏,心有不甘。
看来,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如何找准自己定位依然是我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

【陆】
第五个思考——如何合理运用网络媒体进行跨界交叉学习?
大学的时候喜欢写点文字,参加了些许投稿创作,也成为了一家新兴文艺社的会员,试图融入那个圈子,但总觉得创作不够自由。
记得某次投稿成功后的当晚,接到了该社编辑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他以一副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提了些许写作上的建议,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
这一通电话,大多数的建议都很中肯,也非常值得我学习,但是当时的我还是多有抵触,因为在我看来,写作最重要的目的是为自己而作,只想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未知世界的认知。
后面为了追求自由,便开始了新媒体的创作与投稿,大学最后一年逐渐接触自媒体这个新奇的领域,顿时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随着在这方面的实践,我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把本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媒体进行结合,于是才有了这个思考。
新媒体时代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人人皆可自媒体,这是一个众媒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也是内容的传播者。
于是,信息传播的方式便从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互动性的传播,我们可以点赞、评论、分享、收藏等。
因为信息传播成本下降,传播效率提高,信息蔓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我们每个人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是专业相关的,也可以是感兴趣的,或者是想了解的等等。
基于前面专业的思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唾手可得的信息正在打破专业壁垒,所以未来一定是交叉学科的大势所趋,这不得不迫使我们去学习跨领域的知识。
而我们如果想摆脱内卷的困境,一方面需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另一方面则需要在交叉学科上作一定的创新。在本行业的基础上,主动开拓新领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网络媒体便是进行跨界交叉学习的不二法门!
因为媒体是跨越所有学科的交叉学科,我曾以为本专业学的东西很杂很多,直到接触到了这个领域才发现小巫见大巫。任何一个技术团队都需要自己的公关人员和科普团队,在未来才会有竞争力。
那么,该怎么做呢?我总结有四点,分别如下:
第一点,培养敏锐的信息嗅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读得多才会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出有效的内容,不仅限于本专业相关的动态,其它社会热点事件也应该关注。
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阅读信息的增多,筛选信息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有些信息只要看一眼就能辨别清楚,哪些速读,哪些略读,慢慢的对于信息的敏锐度就会很得到提升。。
第二点,锤炼深邃的意识思想。光读是不行的,还得多思考和了解。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往往停留在表面,流斥于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也往往被精心打磨修剪,所以这时一定得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有想法的时候,如果担心遗忘,可以记在备忘录里,或者写进笔记本中。自个一时琢磨不清也不要着急,继续去阅读,去实践,去接触新的思想。到后来慢慢地就会发现,之前记下的这些点便会串成一条线,而那些疑惑也就豁然开朗。
第三点,养成持续的写作习惯。读了想了,接下来就是输出,写作便是最好的选择。日常的琐碎可以形成日记随笔,阶段性的思考总结形成专文,持续性的思考研究就作系列专栏,这也是我的写作范式。
有人

说,担心自己文笔不好,或者不知道写什么,迟迟不肯动笔。其实写作是一件简单不过的小事,比如写作的内容可以是对于某个热点事件的个人看法,可以是自己关于专业学习的思考总结,也可以是对于软件钻研的操作示例,还可以是自身实践的经验分享等等。
总之,可以的写的东西多了去了,只要你有想法和分享欲望,写作便可轻而易举。
第四点,善用迅捷的网络媒体。从阅读到思考,再到写作,最后便是媒体输出。学会使用媒体是一件成本很低的事情,也很容易上手。技术层面的东西往往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否有一颗分享输出的心却难能可贵。
善用的要义在于,一方面把自己的想法作合理化的表达,另一方面结合自身专业和网络媒体作捆绑式的传播。
但同时也得注意,表达的方式需要委婉,或者作优化处理,追求实事求是,不故意挑动情绪,这才是一个自媒体人应有的素养。不然就会像我去年发生的那件舆性事件一样,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四点概括为一句话便是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多输出。
去年末一篇名为《别了,那位90后年轻建筑师》的文章却让我遭受了生平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的人际事故。该文迅速在圈内引爆,收获了流量和关注。
随着阅读量的攀升,它就好像一颗炸弹炸醒了业内的同行,同时也惊动了单位的员工和领导。事后我被约谈,删除文章后自觉地做了一次书面自检。
我使用了当下自媒体创作者惯用的技俩,只谈现象不给出解决办法,只喊口号而不触及本质,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这种手段无疑是耍流氓,显然是不可取的。
但文章能够引起大家的共情,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陈述的这些客观事实也击中了大多数从业者的内心,只是我率先做了那个恶人,掀开了一个口子却于事无补。
通过和互联网连接,我组建了行业交流群,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和相关行业的同志,个人撰写的专栏文章获得了同行们的认可和好评,这一点让我很欣慰,也是促使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建议各位同志在业余时间都尝试去做一下自媒体,合理有效地利用媒体工具,积极主动的去拥抱这个时代。
?

【柒】
第六个思考——如何处理和发展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因为那篇文章,我和周围同事的关系进入了紧张的状态,虽然作了反思检讨,但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缓过来,直到现在才慢慢打破僵局。
在某次领导和我的谈话中,对我的评价居然是内外二字,顿时让我困惑不已。事后反思,可能是我平时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得比较拘谨,给人留下了沉默寡言的刻板印象,所以就简单粗暴的把个体定性为内向型的人格,这既不合适也不可取。
心理学上关于内向的定义是指气质中指向性的一种,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表明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内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其性格特征有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等。
在大家的认知中,内向似乎成为了胆小怯懦、消极悲观的代名词。
如果基于理论去判断,我确实有这方面的倾向,但又不完全符合,因为我也会表现出社交、活跃、开朗、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的一面。
回想在大学的时候,我是那个走在路上大概率被别人叫x哥的人,既不是学生会干部又不是社团负责人的我,能够做到让整个学院差不多有70%的人对我有印象或有所耳闻,学校内外大小商铺老板大都与我熟识,所以当时听到内向这个词,顿时让我感到莫名其妙。
人是一种复杂性的生物,每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其成长的原生家庭、学校以及工作的环境息息相关,事物也总是有运动变化发展的,所以不能仅凭理论上的若干特征和刻板印象孤立静止地去判断个体的性格类型。
那么为什么我还是会给他人造成一种内向型的表现印象呢?自认为是一个慢热型的人,同时在与人的交谈中,对于某件事物的看法,我有自己的一个判断准则。
遇到不感兴趣的少言,感兴趣的慎言,不熟悉的不言,熟悉的不轻言。与其说我内敛寡言,不如说是故作深沉。有的人是言时思考,我则是言后思考。加上受去年末舆性事件的影响,让我变得更加谨慎。
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获得大家真正意义上地接纳和认可,慢热便是常态化的表现。但发自内心的说,我还是一个乐于和他人交流和分享的人。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人本原理。即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员工不是被动、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也指出作为员工个体,并非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工资报酬和生产条件是次要的,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才是首要的。
在去年的那场试用期结束考核汇报中,我提到了三感——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此三感的获得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如何处理和发展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呢?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便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的人喜欢独处,对于像单位团建的活动多有推辞,或者疲于应付,这是不可取的。
对于管理者来说,团体活动的意义在于提升团队凝聚力,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对于个体来说,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和别人建立起联系,更是学会如何别人交流相处。
或许通过某次活动,以前相互之间的矛盾就会慢慢地消解,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找到归属感。
??????????????????????????????????????????????????????????????????????????????????????????????????????????????????????????????????????????????????????????????????????????????????????????????????????????????????????????????????????????????????????????????? ???????
【捌】
第七个思考——如何界定员工是否从事有效劳动?
早些日子,设计圈有张截图传得沸沸扬扬。
图片上显示着当日键盘的统计数据,包括左键点击、右键点击、中键点击、鼠标运行、鼠标共点击次数等,还有软件已运行和系统已开机的时长统计。
据说这是来自某准方中内部爆料,后面这名员工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相关规定,而被解除劳动关系。
当劳动力成为商品,没有人能逃脱996的福报。而资本家们要的不是996,而是控制。
值得一说,这种通过数据统计来判断员工是否从事有效劳动的手段实在卑劣粗暴,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理性的操作,更会遭遇很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比如会有团队之间的交流协作,还有生理上的诉求和表达,单凭冷冰冰的数据来界定个体的劳动效率,不仅是人性化的缺失,更是管理上的缺陷。
可能是我的能力在单位表现平平,遭受了来自领导的质疑。曾两次被质疑我的工作量没有达到饱和,说得直白点就是我看上去很闲,手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似乎是个闲人。其实不然。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如果有项目安排,基本上我都能完成交待任务。只是和其它同事想比,我的工作似乎微不足道,卑微到没有引起领导的注意。也曾想辩解,但是徒劳,奈何自己能力欠缺。
于是便引发了这个思考——如何界定员工是否从事有效劳动?是项目的数量多少?是完成的进度情况?还是质量的优劣?是加班的频率程度?还是个体的表现情况?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暂时给不了解答。
在追求高效率的当下,我们的产品不仅要别人快,还要比别人好。无论是经济人,还是资本,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些好像不是我这个阶段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我还是想谈谈个人看法。
对于命令型的管理者来说,要的只是执行的结果。对于参与型的管理者来说,则会赋予执行人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执行者往往会表现出较大的主动性,这种领导方式可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感。
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界定方式自然也不一样,所以会收获不一样的管理成效。
?


Copyright © 跨考考研 - 跨考考研这个机构怎么样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