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跨考考研机构 > 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毕业证图片)

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毕业证图片)

2024-04-29 作者:gong2022




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解释
1.尚书·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记述传说中夏禹时代的我国地理、水利和贡赋情况。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战国时的著作。主要论述了划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疆界地域、山川治理经过、土质肥瘠、物产资源概况,以及按距离王城远近而确定的甸、候、绥、要、荒五服制度。《禹贡》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侨置郡县
东晋政府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户籍管理政策。永嘉南渡的北方人口被称为侨人、侨户。为了控制侨人,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称侨州、侨郡、侨县,是为侨置。南方原来的郡县称为“土郡县”。初置侨州侨县时,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方人和鼓励登录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侨置设立后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诸如户籍混乱等,影响了财政收入。后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采取土断,将侨人户口编入土郡县。
3.郡县制
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4.行省制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制度。简称行省或省制。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5.轮台诏(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晚年颁布的政令。汉武帝时期,繁苛征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的自耕 农破产,加之长期对外战争,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从此,汉武帝停止了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整顿,实行“息民重农”政策。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发展生产。汉武帝政策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会逐步安定下来,生产得以恢复发展。
6.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7.四库全书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乾隆四十六年,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粪66属。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四库全书会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8.裴秀
西晋地图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人。曾主持魏末晋初官职和爵位的制定工作,官至司空。他著有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在书中首次提出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的“制图六体”,即地图制图中的比例尺、方位、距离等原则,为明代以前中国地图制图者所遵循,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裴秀按“制图六体”编制的《禹贡地域图》,考查了《禹贡》一书所记的山、河、海、平原、沼泽、丘陵、湖泊,古代的九州和当时的十六州,描制了历史沿革的18幅地图。其提出的“制图六体”对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影响很大。
9.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二、简答题
1.夏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的范畴?
(一)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
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20世纪60 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此后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经过重点发掘的有偃师二里头、登封告城望城岗、夏县东下冯、临汝煤山、洛阳矬李等遗址。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遗 址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根据碳—14测定,都在夏代纪年的范围之内或者偏晚。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二)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铜器出现,包括爵、戈、镞、戚、刀、锥、凿、鱼钩等,并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经测定所出土的铜爵属于锡青铜,由此确定二里头文化属于中国早期的青铜文化。从大量农具和饲养的家畜、家禽遗骨判定,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二里头遗扯还发现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基址。虽然尚未发现与宫殿基址规模相称的大陵墓,但是不同形 制、葬式和随葬品的墓葬的存在,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已经十分明显。
(三)对于二里头文化的探讨:
研究者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探讨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因为从地域来看,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 豫西、晋南,是古史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从时间来看,二里头文化与夏朝的年代基本相合。从文化 发展序列看,二里头文化上承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应属于夏文化。从文化面貌来看,二里头文化中包含的关于阶级压迫、以及青铜器出现等内容,都与文献中记载的夏代史实相符。因此,就目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夏文化。
但具体看法又有许多分歧。几种主要的看法是:一、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二、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而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四、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为夏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即是夏都阳城。
这些分歧的解决有待于考古发掘提供更多的物证,同时,有待于多学科结合研究取得确切数据,对目前 推算出来的夏商纪年进行验证或修正,将夏朝的绝对年代确定下来,从而为夏文化探讨提供可靠前提。“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
2.唐代中枢制度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唐前期在中央掌握决策大计的是三省宰相班子,唐后期逐渐过渡到翰林学士和枢密使手中。
(一)唐前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包括仆射)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刑狱,工部主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中央还另有殿中省和秘书省,但在中枢政治中的作用不大,故习称唐代是三省六部。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共同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参议国政,政事堂会议也成为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光宅元年(684年),裴炎为中书令时,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 (723年),张说又奏改政事堂之名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堂后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这时“中书门下”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领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宰相的权力分于三省,又由品级较低的官吏担任宰相,这就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也更便于发挥整个统治集团的作用。
(二)唐后期的翰林学士和枢密使。(1)翰林学士和翰林院。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的诏令起草任务,成立了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永贞元年(805年)唐宪宗继位后,开始对翰林院进行强化和改革:在诸学士之上置翰林学士承旨,时称“院长”“翰长”,为翰林院首脑。凡皇帝注意之大浩令、大废置和密谋策划,承旨得“专受专对”。由于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都有草诏权,分工不明,宪宗乃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为两制,各置六员。由于翰林院在宫禁之内,故称翰林学士为“内制”;唐后期中书省在皇城,故称中书舍人为“外制”。时内制重于外制,朝廷的制诰、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翰林院成为设置于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
(2)枢密使和枢密院。枢密使参知机务是与唐朝宦官势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联的。玄宗常委派宦官监军,肃宗时用权阉李辅国掌禁兵,惠宗设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全以宦官充任,统率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元和初年(806年左右),宪宗在强化翰林院职权的同时,又设枢密使一职,以宦官二人充任。宣宗时出现了枢密院,枢密使下设枢密承旨,再下有枢密院史,各级机构已相当完善。枢密使的任务是为皇帝传宣诏令,承受外朝表奏。如枢密使认为诏敕有不便之处,可以用黄纸书写意见,贴于诏敕之后,称为“贴黄”,以这种形式来指挥政事。从枢密使的职务来看,无疑为“内相”,枢密院亦为设于内廷的一个决策机构。二枢密使和二护军中尉合称“四贵”,从地位和权势来看,枢密使低于护军中尉,但在政治上的发言权枢密使则更大。中尉掌军和枢密掌政,为唐后期宦官专权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随着翰林院和枢密院权力的上升,三省宰相的权力日益下降。唐前期,国家政务由宰相办公机构政事堂或中书门下决定;唐后期,翰林院逐渐掌握了大部分草诏权,中书门下所辖枢机房的职务又归枢密院,中书门下所剩下的决策职务就微乎其微了。宪宗以后,国家的决策大计都由翰林院草诏,经枢密使宣付中书门下执行。
唐前期那种中书草诏、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制度,逐渐解体。唐后期,三省宰相制逐渐被翰林院和枢密院所取代,实质是由于皇帝控制翰林学士和枢密使要比控 制三省宰相容易一些,更适合君主专制的需要。
3.九品官人法的内容和意义?
(一)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 —至二品为尚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八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
(二)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 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4.一条鞭法的内容和意义?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三、论述题
1.宋朝的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和意义?
(一)宋朝是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户籍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1)唐中期以后,随着两税法的施行,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起来。宋王朝适应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在建国初制定了“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速度,使大量国有土地转化为私有。
(2)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租佃契约关系。佃户必须按照契约规定向地主缴纳地租,期满后有退佃起移的权力,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减弱,劳动积极性有了提高。在手工业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手工业者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
(3)宋朝的户籍制度规定,佃农(客户)直接编入国家户籍,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获得了人身自由,人口流动加快。
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更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宋代经济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迅猛发展。
(二)宋朝政治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形成了一个从总体上看比较有利于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政治环境。
(1)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混战,南方相对安定,人民纷纷南迁。带去了劳动力、技术和财物,使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靖康之难”后,又发生了一次人口大迁移,结果不仅使政治中心南迁,经济中心也南迁了,南方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其经济发展水平终于超过了北方。
(2)宋朝对中原和南方的统一,特别是立国后所采取的各种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使中央政府的力量空前加强,它改变了过去战乱不已、地区隔阻、交通不畅、政令与赋税不统一的混乱局面,因此,国内环境安定,使得百姓安心生产,土地得到开垦,人口数量激增;南北交通障碍被消除
(3)宋代统治者实行的“守内虚外”政策,使宋朝把主要力量放在国内,较有效地维持了国内的长期稳定,使社会经济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
2.清朝如何完成大一统的?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 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 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
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解释
1.尚书·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记述传说中夏禹时代的我国地理、水利和贡赋情况。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战国时的著作。主要论述了划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疆界地域、山川治理经过、土质肥瘠、物产资源概况,以及按距离王城远近而确定的甸、候、绥、要、荒五服制度。《禹贡》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侨置郡县
东晋政府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户籍管理政策。永嘉南渡的北方人口被称为侨人、侨户。为了控制侨人,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称侨州、侨郡、侨县,是为侨置。南方原来的郡县称为“土郡县”。初置侨州侨县时,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方人和鼓励登录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侨置设立后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诸如户籍混乱等,影响了财政收入。后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采取土断,将侨人户口编入土郡县。
3.郡县制
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4.行省制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制度。简称行省或省制。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5.轮台诏(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晚年颁布的政令。汉武帝时期,繁苛征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的自耕 农破产,加之长期对外战争,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从此,汉武帝停止了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整顿,实行“息民重农”政策。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发展生产。汉武帝政策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会逐步安定下来,生产得以恢复发展。
6.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7.四库全书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乾隆四十六年,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粪66属。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四库全书会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8.裴秀
西晋地图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人。曾主持魏末晋初官职和爵位的制定工作,官至司空。他著有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并在书中首次提出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的“制图六体”,即地图制图中的比例尺、方位、距离等原则,为明代以前中国地图制图者所遵循,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裴秀按“制图六体”编制的《禹贡地域图》,考查了《禹贡》一书所记的山、河、海、平原、沼泽、丘陵、湖泊,古代的九州和当时的十六州,描制了历史沿革的18幅地图。其提出的“制图六体”对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影响很大。
9.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二、简答题
1.夏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的范畴?
(一)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
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20世纪60 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此后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经过重点发掘的有偃师二里头、登封告城望城岗、夏县东下冯、临汝煤山、洛阳矬李等遗址。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遗 址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根据碳—14测定,都在夏代纪年的范围之内或者偏晚。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二)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铜器出现,包括爵、戈、镞、戚、刀、锥、凿、鱼钩等,并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经测定所出土的铜爵属于锡青铜,由此确定二里头文化属于中国早期的青铜文化。从大量农具和饲养的家畜、家禽遗骨判定,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二里头遗扯还发现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基址。虽然尚未发现与宫殿基址规模相称的大陵墓,但是不同形 制、葬式和随葬品的墓葬的存在,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已经十分明显。
(三)对于二里头文化的探讨:
研究者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探讨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因为从地域来看,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 豫西、晋南,是古史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从时间来看,二里头文化与夏朝的年代基本相合。从文化 发展序列看,二里头文化上承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应属于夏文化。从文化面貌来看,二里头文化中包含的关于阶级压迫、以及青铜器出现等内容,都与文献中记载的夏代史实相符。因此,就目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夏文化。
但具体看法又有许多分歧。几种主要的看法是:一、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二、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而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四、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为夏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即是夏都阳城。
这些分歧的解决有待于考古发掘提供更多的物证,同时,有待于多学科结合研究取得确切数据,对目前 推算出来的夏商纪年进行验证或修正,将夏朝的绝对年代确定下来,从而为夏文化探讨提供可靠前提。“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为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学术界也都倾向于认为二里头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
2.唐代中枢制度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唐前期在中央掌握决策大计的是三省宰相班子,唐后期逐渐过渡到翰林学士和枢密使手中。
(一)唐前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包括仆射)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刑狱,工部主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中央还另有殿中省和秘书省,但在中枢政治中的作用不大,故习称唐代是三省六部。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共同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参议国政,政事堂会议也成为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光宅元年(684年),裴炎为中书令时,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 (723年),张说又奏改政事堂之名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堂后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这时“中书门下”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领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宰相的权力分于三省,又由品级较低的官吏担任宰相,这就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也更便于发挥整个统治集团的作用。
(二)唐后期的翰林学士和枢密使。(1)翰林学士和翰林院。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的诏令起草任务,成立了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永贞元年(805年)唐宪宗继位后,开始对翰林院进行强化和改革:在诸学士之上置翰林学士承旨,时称“院长”“翰长”,为翰林院首脑。凡皇帝注意之大浩令、大废置和密谋策划,承旨得“专受专对”。由于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都有草诏权,分工不明,宪宗乃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为两制,各置六员。由于翰

林院在宫禁之内,故称翰林学士为“内制”;唐后期中书省在皇城,故称中书舍人为“外制”。时内制重于外制,朝廷的制诰、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翰林院成为设置于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
(2)枢密使和枢密院。枢密使参知机务是与唐朝宦官势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联的。玄宗常委派宦官监军,肃宗时用权阉李辅国掌禁兵,惠宗设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全以宦官充任,统率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元和初年(806年左右),宪宗在强化翰林院职权的同时,又设枢密使一职,以宦官二人充任。宣宗时出现了枢密院,枢密使下设枢密承旨,再下有枢密院史,各级机构已相当完善。枢密使的任务是为皇帝传宣诏令,承受外朝表奏。如枢密使认为诏敕有不便之处,可以用黄纸书写意见,贴于诏敕之后,称为“贴黄”,以这种形式来指挥政事。从枢密使的职务来看,无疑为“内相”,枢密院亦为设于内廷的一个决策机构。二枢密使和二护军中尉合称“四贵”,从地位和权势来看,枢密使低于护军中尉,但在政治上的发言权枢密使则更大。中尉掌军和枢密掌政,为唐后期宦官专权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随着翰林院和枢密院权力的上升,三省宰相的权力日益下降。唐前期,国家政务由宰相办公机构政事堂或中书门下决定;唐后期,翰林院逐渐掌握了大部分草诏权,中书门下所辖枢机房的职务又归枢密院,中书门下所剩下的决策职务就微乎其微了。宪宗以后,国家的决策大计都由翰林院草诏,经枢密使宣付中书门下执行。
唐前期那种中书草诏、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制度,逐渐解体。唐后期,三省宰相制逐渐被翰林院和枢密院所取代,实质是由于皇帝控制翰林学士和枢密使要比控 制三省宰相容易一些,更适合君主专制的需要。
3.九品官人法的内容和意义?
(一)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 —至二品为尚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八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
(二)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 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4.一条鞭法的内容和意义?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三、论述题
1.宋朝的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和意义?
(一)宋朝是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户籍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1)唐中期以后,随着两税法的施行,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起来。宋王朝适应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在建国初制定了“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速度,使大量国有土地转化为私有。
(2)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租佃契约关系。佃户必须按照契约规定向地主缴纳地租,期满后有退佃起移的权力,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减弱,劳动积极性有了提高。在手工业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手工业者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
(3)宋朝的户籍制度规定,佃农(客户)直接编入国家户籍,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获得了人身自由,人口流动加快。
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更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宋代经济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迅猛发展。
(二)宋朝政治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形成了一个从总体上看比较有利于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政治环境。
(1)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混战,南方相对安定,人民纷纷南迁。带去了劳动力、技术和财物,使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靖康之难”后,又发生了一次人口大迁移,结果不仅使政治中心南迁,经济中心也南迁了,南方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其经济发展水平终于超过了北方。
(2)宋朝对中原和南方的统一,特别是立国后所采取的各种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使中央政府的力量空前加强,它改变了过去战乱不已、地区隔阻、交通不畅、政令与赋税不统一的混乱局面,因此,国内环境安定,使得百姓安心生产,土地得到开垦,人口数量激增;南北交通障碍被消除
(3)宋代统治者实行的“守内虚外”政策,使宋朝把主要力量放在国内,较有效地维持了国内的长期稳定,使社会经济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
2.清朝如何完成大一统的?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 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 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


Copyright © 跨考考研 - 跨考考研这个机构怎么样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