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跨专业考研培训 > 2020年中山大学传设院大数据传播专硕经验分享_方法_研究_社会心理学(2020年中山大学校庆)

2020年中山大学传设院大数据传播专硕经验分享_方法_研究_社会心理学(2020年中山大学校庆)

2024-04-15 作者:gong2022





原标题:2020年中山大学传设院大数据传播专硕经验分享

欢迎一起探讨考研方面的问题!y s one seven seven five zero six five eight eight four one

一、专业课参考书目

440 专业基础 (综合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知识)

(1)基础书目: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社会学》第七版 吉登斯、萨顿等

??《社会心理学》第11版 迈尔斯

(2)扩展书目:

??《传播学概论》第二版 郭庆光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彭兰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杨宜音

?? 相关读书笔记,如《社会学概论新修学习笔记》等

整体来说440和334我都是以官方提供的几本参考书为主,后续再补充扩展阅读。不过,传播学的书本我先看的是《传播学概论》,因为它的框架比较清楚,而《传播理论》由于是翻译过来的,文字比较难懂,跨专业的我就选择了《传播学概论》来打基础。

此外,《网络传播概论》我也是比较重视的,甚至单独作了这本书的笔记。因为整本书的内容比较新,框架也很清晰,让我在打好传播学知识框架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到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和规律。

334 专业综合 (统计基础和研究方法)

(1)基础书目:

??《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

??《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第2版 张文彤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

(2)扩展书目: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 风笑天

??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三版 佩勒姆

??相关读书笔记,如“风笑天社会学方法笔记”等

334主要是统计和研究方法两大块的考察,但从今年初试试题来看,与以往两年又很不一样,似乎减少了统计和研究方法的考察量,但我认为在学院专业目录还未正式改变的时候,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统计和研究方法仍然是很重要的,在打好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再补充学习大数据研究方法、数据挖掘的知识(论文和其他资料补充),进行二者的比较(大数据方法vs传统社科研究方法;统计vs数据挖掘)。从试题来看,中大会注重不同方法的对比、适用条件、运用、spss的实现等等。《行为科学统计》是关于统计方法的,但是也不用害怕,一开始我看的速度也是比较慢,但是这本书讲得还挺容易理解的,对跨专业的我来说很友好。慢慢理解,多看几遍,用自己的方式做好笔记,就会融会贯通了。

研究方法我主要看学院推荐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基本都有讲到,层次框架也很清晰。《心理学研究方法》我也同样是作为补充,因为学院的老师有参与到这本书的中译,并且往年初试复试试题也有考到并且往年初试复试试题也有考到,所以个人感觉这本还是挺重要的。spss两本书我看电子版的,再加上看视频,边看边试着上手操作,这样也会加强印象。

二、专业课复习规划

我是去年三月决定考研,开始各种渠道查资料和询问,选院校和专业,并且陆续买一些专业参考书来尝试看是否适合自己。三、四月有陆续在看一些专业书,例如《新闻学概论》;正式备考中大传设院的大数据传播是在四月底、五月开始。我这个人学习有一个强迫症,就是一定要先做好全程的规划,每个阶段要干些什么,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计划好,不然很难安心。但这也不是说是很死板的,也需要根据实际进展适时做调整。此外,每个月末、每个星期结束我都会回顾自己的进展,对下个月下个星期做具体的规划。这样每个科目的复习进度和复习情况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我的专业课复习规划也是综合了师兄师姐的规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此外,我当时分析前两年大数据的真题发现334和440除了必答题之外,两份试卷考核的内容还蛮大差别的。因此我当时的复习也是两科区分得比较开。下面就分阶段回忆一下我的全程复习规划8:

阶段一:4月底—6月 打好基础 建立框架

(1)这两个多月我分别完成《传播学教程》、《传播理论》两本书的第一次阅读,并搭建好传播学的整体框架。

(2)有了清晰的整体框架之后,我按照框架的逻辑,整理笔记。一轮笔记以《传播理论》为重点,《传播学教程》作为补充,进行基础知识点的笔记整理。(因为时间有限,也便于自己利用碎片时间随时看,几乎我的所有笔记都是做了电子版的。)

阶段二:7—8月中 扩展阅读 深化笔记

(1)前一阶段建立好传播学的整体框架后,我再补充阅读了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并整理了自己的框架和电子笔记。

(2)传播学复习完一轮之后我继续进行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书目阅读,在搭好框架的基础上做电子笔记。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书本都很厚,所以看起来有种无穷无尽的感觉。不过还好内容很有趣,不会枯燥。

阶段三:8月中—10月 开始研究方法复习

(1)8月中旬开始了334的复习,即统计学和研究方法。因为之前没有学过统计,所以我是按照先统计后研究方法的顺序复习。先看《行为科学统计》,试着理解各种统计方法原理。之后再看研究方法的基础书目,即《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搭建研究框架,并按框架逻辑做电子笔记。基础书目的阅读和笔记完成后,我再补充阅读了相关读书笔记及扩展书目,但因为时间有限,334的扩展书目我没有全部看一遍,我只能按照以往初复试试题,从扩展书目中摘取自己认为是重要的知识点,补充进电子笔记。

在对统计和研究方法都有了清晰的框架和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我开始在网上找张文彤老师的spss视频看,自己也跟着操作。目的是知道spss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基础功能的实现。

(2)同样的方法,440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我也补充阅读了扩展书目,有重点地补充进原来的一轮电子笔记。

(3)开启专业课知识点记忆:9月也逐渐开始背诵传播学的框架和电子笔记,主要是利用上下班的碎片时间进行。

(4)开始尝试提笔做真题:10月份左右基本334、440的所有基础书目和扩展书目我都完成了阅读和电子笔记。于是我就尝试做了往年的初试试题,看自己不看书能写出多少,写得是否清晰,用词上是否妥当。由于还没怎么开始集中的记忆,我当时写的答案骑士不怎么样,也没什么特别清晰的思路,但是当时心态也还挺平和,因为模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下一阶段的复习重点是抓每个知识点的思路,并按专题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案例的积累。

由此可见,复习的方向和重点都是根据自身情况一步步摸索出来的,现在这个阶段也不用特别的焦虑,一步步探索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阶段四:11月 专题整理

(1)这一阶段,我开始了440知识点的全面背诵,主要是按照自己的电子笔记逻辑来背诵(框架思路+关键词+内容)

(2)专题整理:同样推荐扣叔整理的热点专题和专题论文集。因为时间有限,我从中挑出了中大比较喜欢考的几个专题,按答题逻辑整理笔记和案例;素材来源于扣叔那白嫖的论文集、中大大数据方向导师的论文、公众号整理的专题文章。我当时重点整理的专题有:新媒体/媒介融合、媒介与社会、谣言与风险传播、媒介伦理与新闻专业主义。并且每个专题里面都包含了可能会用的上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点,进行跨学科的整合。但是时间有限,我的专题整理基本是些关键词和觉得好用的语料,并没有特别多大段的摘抄。

此外,从开始复习起,从每个阶段的复盘、真题分析、热点事件中,我都会用便利贴随时记下我认为需要做整理的专题主题,以及一些思路关键词和案例关键词等,这样也便于后期的系统梳理,不会遗漏。

(3)334的统计基础和研究方法:这个阶段我主要是理解式记忆为主,并查缺补漏。在背诵记忆的过程中,考虑到中大往年334还是会考比较多某种统计方法在spss如何实现blabla,而我原本的统计和spss的笔记还比较浅显,于是就再认真细看了spss两本书里面的重点,补充并再次深化笔记内容。

(4)保持真题模拟:这一阶段我又继续利用周末的整块时间进行真题模拟,目的也是不断找出自己还欠缺的地方,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通常我都是在334、440两科的知识复习了一轮之后进行真题模拟的。

阶段五:12月 查漏补缺 注重提炼答题思路

(1)这阶段真的什么都没在想,一轮一轮地反复记忆,并且逐渐把记忆周期缩短,整块整块地复习,让知识点以[中观体系]/[专题]为单位整块储存在脑海里。我在记忆专业课的时候会习惯用笔去默写,默写框架→关键词句。这样可以锻炼我的手感笔感,不至于下手陌生。

(2)另外,在最后的冲剂阶段记忆专题笔记和各科笔记的时候,我会更注重提炼答题思路,让自己在遇到每个问题时,都知道应该按什么思路去答题。这时我是手写的笔记,在本子上不断记下自己的答题思路。

(3)最后就是自己也出了模拟题作为预测和模拟练习;在考前再进行一遍专业课真题的模拟。

三、英语

我大概从三月多开始看红宝书,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直到五月才看完了一遍。我看单词的目的是为了唤醒自己的英语语感。毕竟毕业后接触的都是工作上的英语,也没接触什么学习/考试上的英语了。看红宝书过程中我还把自己一直记不住的难词记下来,方便我在碎片时间随时记忆。然后我之后就再也没有背单词了,即使是之前记录在单词,中后期也基本没看过了。这并不对每个人适用,主要是我后面时间也不多,之前学习也不喜欢记单词… 但是建议有时间、并且觉得对自己英语不太放心的,还是要坚持背单词呀,词汇是一切的基础。

大概六月起我就开始做英语一的真题,完型+阅读理解都开始做,每天做两篇。英语一的真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98-19年),总共做了两遍。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还把两次都做错的题摘出来做了错题笔记,分析原因和正确的理解思路。同时,我也把陌生单词记录下来,这些错题笔记和生词的宿命都是——后来我再也没怎么看过了…(反省中在过了两遍英语一真题后,大概八月中旬我开始了英语二的真题练习。用的是老蒋的绿皮书,同样也是每天两篇的节奏,包括完型和阅读。完成了第一遍英语二真题之后,大概九月中下旬,我也开始了英语二真题的翻译练习,以及大小作文的复习。翻译的练习我没有看别的参考书,就只做真题,并对照着老蒋绿皮书的答案进行详细订正,在本子上积累自己觉得好的词句。英语二作文我首先看的是潘赟的九宫格,这本书讲得比较清晰,可以 助我了解到考研英语的题型,以及大小作文分别写哪些内容。九宫格这本书的题型分析和真题作文范文我都看过了一遍,并做了笔记,摘抄了一些实用的词汇语句,逐步形成自己的模板。但这个模板不是固定的,后面我还不断地结合自己的写作风格进行完善和补充。大概10月份我就完成了英语翻译和作文的基础复习。10月底起我开始主攻作文,每周都会写两套英语二的真题作文,再去对照九宫格和绿皮书的例文,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对比九宫格和绿皮书的范文,我其实觉得绿皮书的范文会更好、更适合自己…不过之前一直很少见人推荐诶。个人感觉绿皮书的范文行文会更加自然流畅,用的词组和单词都蛮好的,大小作文的结构也很有逻辑,不是生硬套进去的那种,我会觉得比较适合基础好的同学。因此,九宫格的范文我只是在刚开始复习作文时看了一遍,后面最主要是从绿皮书的范文里学习并补充笔记。其他作文工具书我都没有看。所以我觉得英语作文最重要是你得逐步找到自己觉得舒服、自己能随手抓来灵活运用的词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此外,英语作文我也做了一些语料的总结,包括“提建议”“表能力特质”“表态度”“表原因”“表趋势预测”等等,把绿皮书里觉得好的词句分类作总结。

直到考前最后一天,我还是会保持每天做两篇英语二阅读/完型,保持语感。翻译题也会反复练习,回顾并不断完善笔记。作文的笔记也会不时地翻看,加深印象。另外,我当时特意留了最近两年的英语二真题,用作最后一个月的整套模拟。所以英语保持语感和踏实做题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各种技巧秘诀,反而到时候没有遇到,徒增焦虑就不好啦。

四、政治

我从八月中旬才开始政治的复习,是跟着 老师的强化课视频来打基础,目的是让自己明白考研政治具体考些什么,即建立好政治知识的框架。当时觉得 老师讲课逻辑我很喜欢,讲课方式也蛮有趣,所以前期从马哲→思修→史纲→毛中特我都一直看他的视频。看的过程中我是搭配 精讲精练+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习题)。此外,我每看完一个板块都会在周末花时间去再次完善框架,整理1000题里的错题。1000题我总共做了两遍,再做真题的选择题,后来还再买了 老师的优题库练手。题不在于多,更重要要去总结错题,抓题眼( 后来讲的客观题的班也蛮好的,推荐看看)客观题中后期更多是看《考点提要》和 的《冲刺背诵手册》,也会每天做一定量的选择题保持手感。11月开始政治就把重心放在主观题了,我看的是 的课,她的答题模板真的很好用,学到了很多主观题答题的思路。

11月中下旬也开始了主观题的背诵。我政治客观题记忆、主观题背诵都是在上下班通勤路上的碎片时间进行的,后期也跟着 的带背语音,一边走路一边听加深印象。最后一个月,不多说,肖四肖八练起来,背起来。此外,我也有结合 讲的押题,她讲的答题思路在考场上都可以很好地用上,不怕不会写。

写在最后:

备考期间,我一直开着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当自己迷茫、不知道怎么进展的时候,我就会去看他们写的经验贴,算是一种鼓励和方向指引吧。希望我的经验贴也能给大家一些些指引和启示。

qun: eight one four three three nine two thre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跨考考研 - 跨考考研这个机构怎么样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