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跨专业考研培训 > 隋唐——中国美术史知识点分享(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的美术)

隋唐——中国美术史知识点分享(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的美术)

2024-04-28 作者:gong2022




一、隋唐1、特征
隋政权的建立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混乱局面,开启了统一的政治格局。唐之后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表现出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的频繁,各民族接触密切,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
在绘画上,贵族对于美术需求增大,招纳了一些画家专门从事绘画创作,比如重视美术的“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要求绘制表现重大政治题材的图画,用以歌颂唐代帝王的文治武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画在这里还是非常重要,在形象和题材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出现了特殊的样式。在山水画上,隋唐山水画用于装饰用途,画法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比如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花鸟画也在这时成为了独立画科,绘画领域的扩大,给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
在绘画理论上,以张彦远为代表的唐代画学也创造了新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绘画
2.1人物画
2.1.1政治人物画
2.1.1.1阎立本
初唐著名宫廷画家,工于写真,善故事画,取材多是贵族、官宦和历史事件,曾画《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职贡图》等,张彦远评价他的绘画“六法该备,万象不失”。
?
《步辇图》

《步辇图》传为阎立本的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接见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一说认为是唐太宗授予禄东赞官职并赐婚的故事。画面右侧的唐太宗端坐于六名宫女肩抬的步辇之上,左右各有一宫女掌扇;左侧是身着联珠纹锦衣、拱手致意的禄东赞,他的前面是典礼官,身后是翻译。画面中唐太宗的身体明显大于身边的宫女和画面左侧人物,以此来显示唐太宗身份的尊贵。唐太宗端坐的姿态与对面使臣拘谨的站姿、恭敬谨慎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其不凡的帝王风度。关于《步辇图》的真伪有诸多争论,莫衷一是。但抬步辇的宫女服装见于初唐墓葬壁画之中,具有明显的初唐风格。
?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绘有两汉至隋代十三位帝王像,画面并无故事情节,也不绘制任何背景,而是通过人物的形貌表现不同的性格、气质特征,有学者认为,《历代帝王图》的绘制反映了唐太宗个人的政治意图。
?
2.1.2道释人物画
2.1.2.1 吴道子
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早年先学习的书法,后改学绘画,张彦远评价很高,说他“六法具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在道释绘画上,吴道子一生绘制壁画三百余壁,涉及各类经变、佛陀、菩萨以及释梵天众等,并绘 教的玄元像和五圣图。他擅长大幅壁画的创作,画丈余大像,可从手臂开始,亦或从足部开始,均能准确画出生动的形象。吴道子的经变画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能够塑造不同的场景,笔下的千佛形象“奇踪异状,无一同者”。他的地狱变相,虽然不描绘剑林、地府、牛头、马面、青鬼、赤者等场景和形象,却有一种阴气袭人而来,令观者不寒而栗。
?

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多样,早期作品较为工细,用线“如铜丝萦盘”,施以重彩;成熟时期形成雄壮豪迈的独特画风,即“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人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其线条“磊落逸势”,“笔力劲怒”,故称“莼菜条”。其用色也一改早期的绚丽色彩,多“浅深晕成,傅粉简淡”。《历代名画记)评述这种风格“气韵雄强,几不容于嫌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并称其为“疏体”。
?

他的绘画极具运动感,有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这种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可惜今天并未有可靠的吴道子作品传世。
?
2.1.2.2 周昉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对周昉的艺术风格有这样的描述:“初效张萱画,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水月观音是根据《华严经》关于观音道场的描述,同时结合传统的圣贤、隐士等题材创作而成的。周昉将观音置于山林的画法改变了以往只表现主尊的惯例,被称为“周家样”。其水月观音像已不存,只能从现存敦煌的五代、宋代的壁画、雕塑等作品中的窥其端倪。
?
2.1.3 侍女人物画
2.1.3.1 张萱
张萱是唐玄宗时的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多描绘宫廷妇女的游宴、娱乐生活。所画仕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服饰华丽,体态丰满。传为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均为北宋摹本。
?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表现的是虢国夫人同秦国夫人带着孩童、乳母及侍从女官骑马出游的场景。主要人物位于画面中心位置,前后的侍从排列整齐,疏密有致显示出队伍的豪华气派和主人的显赫声势。画面通过人物悠闲自得的神态和马匹轻快、从容的步子突出春游的主题。
?
《捣练图》

《捣练图》描绘了贵族妇女加工丝绢的劳作生活。画面中相对的人物多一正一侧,如同镜像。人物动态自然生动,贵妇动作徐缓,表情恬静淡然,煽火小女孩畏热而回首,观练的女童仰首回望,天真顽皮,充满了生活情趣。
?
2.1.3.2 周昉
所画仕女多浓丽丰肥之态,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性。传为周昉的《挥扇仕女图》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分为独坐、抚琴、对镜、刺绣、倚桐等几组,宫女优越的物质生活和郁郁寡欢的内心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图中的器物、环境等起到组织情节、烘托气氛的作用。
?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描写的是春季宫廷妇女戏犬、赏花、弄蝶等生活场景。六位女子身穿宽大曳地的团花长裙,肩披透体薄纱,高大的发髻上饰以盛开的牡丹等花卉。
?
?
2.2山水画
隋唐山水画在南北朝山水画科刚刚独立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确立了青绿、水墨等不同的表现手法,专擅山水的画家也相继出现,山水画开始在绘画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2.2.1 展子虔
展子虔经历了北齐、北周两个朝代,入隋后被隋文帝征召。他的山水画“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游春图》被认为是展子虔的作品。
?

画面采用俯瞰式构图,右半部分绘大片的山石树木,前景的山峦较为平缓,中景处较为陡峭,远景简略,较少细节刻画,重重山峦高低错落有致。左下角布置一组起伏不大的山峦,树石间掩映一所殿宇。左右两组山峦之间为宽阔水域,“之”字形的水岸将空间推向远方,充分体现了“咫尺千里”的意境。人物游乐于山水间,突出了“游春”的主题。山川、人物均以青绿勾填法绘成,未有皱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水用精细的波状线条来描绘,山水树石、人物比例合理,改变了六朝山水“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面貌,标志着山水画已经脱离了六朝的萌芽状态而趋于成熟,开启了青绿山水的端绪。
?
2.2.2 李思训
《唐朝名画录》赞其“山水绝妙,鸟兽、草木皆穷其态”,“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他的“着色山水,用金碧辉映,为独家之法”,这种以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金碧山水,工整、富丽,极富装饰性,反映了当时贵族的审美趣味。
?

传为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画面右上方是浩渺的江水,几叶小舟溯流而上。左下方为江边坡岸,长松秀岭,山径层叠,碧殿朱廊,人物点缀其间,表现了游春的景象。
?
2.2.3李昭道
李思训之子李昭道继承了父亲的画风,山水楼阁,设色用笔“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

传为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表现的是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入蜀的故事。画面层峦叠嶂,壁立千仞,白云萦绕,人马在崇山峻岭中艰难前行。画面右下角红衣人骑马过桥的场景恰与文献中记载的“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做徘徊不进状”相对应,突出画面的中心人物,引发观者对历史情境的联想。
?
2.2.4 王维
王维字摩诘,著名诗人。他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画风,苏轼称赞他的作品“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首创“破墨”山水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他以辋川为题材创作了不少作品,却未有真迹传世。
?
2.2.5张璪
主要活动在8世纪下半期,他多以水墨画山水树石,意趣追摹王维。他提出画家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墓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的主观情感,这一理论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未有作品传世。
?
2.3花鸟画
唐代宫廷、贵族官僚的府邸和寺观流行用花鸟画来装饰建筑壁面和屏风,见诸文献记载的花鸟画家很多,初唐汉王李元婴、江都王李绪和嗣滕王李湛然均以善画蜂蝶禽鸟著称;高宗时,薛稷首创六扇鹤样,其在东秘书厅壁上画的鹤被称为秘书省四绝之一。
?
3、书法
唐太宗酷爱“二王”书法,在唐代形成了书家狂热追求“二王”体的热潮,国家设立书学,以书取士,楷书为重。此时的楷书既重字体、笔画,又重通篇结构,字体方正,直行纵式,

便于书写,基本点画则比隶书丰富。初唐虽重“二王”,却又脱胎于“二王”,楷书成为千余年来的“正书”法度。
3.1 颜真卿 《祭侄文稿》
?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被元代书家鲜于枢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由于颜真卿当时是在悲愤交加的情况下写就此帖,用笔不计工拙,大多侧锋用笔,相参枯笔飞白,苍劲古朴,“颜柳师魏晋”,笔法在继承魏晋的基础上又添新意,无拘无束,恣意驰骋,笔在手中如一把利刃,宣纸像战场,挥舞杀敌,以报仇雪恨。《祭侄文稿》对后世书风影响很大,率真、随心所欲、恣意而书的心态对待笔墨翰札被后代诸多书家效仿,比如宋代苏轼“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理论,清代傅山“四宁四毋”理论。
?
二、作业分享关于魏晋南北朝美术,我们做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名词解释作业,与大家共同学习:
?
三、答疑分享在课后我们针对唐代美术的内容也做了答疑交流:
?

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华艺, 助同学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里有:
最优秀的硕博团队!
最全面的课程体系!
最贴心的课程服务!
加入华艺,助你一战成硕。


Copyright © 跨考考研 - 跨考考研这个机构怎么样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45